约1850个字。
12.*人 生
1.概述四个场面、三大人群,培养概括分析的能力。
2.学习通篇为喻、说理的写作方法,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3.写一段比喻性的文字,训练文字表达能力。
●重点:
1.分析概括四个场面、三大人群,揣摩人生意义。
2.学习虚拟情景进行说理的写法,深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3.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珍爱生命的情感及让一生过得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勃兰兑斯, 丹麦 (国家)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1871年回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评论了拿破仑称帝前后至1848年间法、德、英六个主要文学流派的作家。重要著作还有1888年发表的《 波兰印象记 》和《 俄国印象记 》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瞻望(zhān ) 攫取(jué ) 臆测(yì ) 馈赠(kuì )
拓展:下面的生字词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形近字?请你列出并组词。
馈 溃(溃败) 愦(愦乱) 聩(振聋发聩)
瞭 潦(潦草) 缭(缭乱) 獠(獠牙)
3.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瞻望:往远处看,往将来看。
臆测:主观地推测。
充沛:充足而旺盛。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
攫取:掠夺。
馈赠:赠送。
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拓展:词义辨析。
[探索—探究]
“探索”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探究”指探索研究,探寻追究,也可指学生的讨论研究性学习。
[臆测—臆断]
“臆测”指主观地推测,强调对事件产生原因的猜测。“臆断”指凭臆测来断定,突出主观判断。
4.朗读课文,根据下面图示填空。
问题一:朗诵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分别将人生比喻为哪些事物?
分别喻为攀登高塔、探索地洞、征服广阔领域和在工厂中劳作。
问题二:再读文章,探明主旨。
1.作者的第一个比喻是否恰当?为什么?
示例:恰当。因为人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成长奋斗的历程。每前进一步,就好像爬上了一个台阶。越往上,攀登的难度就会越大。
2.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厂中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
示例:(1)挖掘坑道的人内心世界复杂而又简单,应该是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如像阿基米德这样的科学家;(2)征服广阔领域的人有宽阔的视野、丰富的经验,有征服欲,爱冒险,属于开拓进取的人,应该是政治家、军事家这一类的人,例如拿破仑;(3)在工厂劳作的人,他们虽然工作琐碎,但持之以恒或许就会成为大师,应该是指发明家、工艺师、设计师之类的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