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同步课件+课时作业+检测
兰亭集序.ppt
赤壁赋.doc
赤壁赋.ppt
兰亭集序.doc
游褒禅山记.doc
游褒禅山记.ppt
综合检测3.doc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 觞:酒杯
B.所以游目骋怀 骋:放开、敞开
C.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到
【解析】 致:情趣,情致。
【答案】 D
2.下列各句对“于”的用法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其欣于所遇②不能喻之于怀
③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④终期于尽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解析】 ①“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对②“于”介词,在③“于”介词,对④“于”介词,到。
【答案】 B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或取诸怀抱
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解析】 A项,古义为胸怀抱负;今义为抱在怀里或胸前。C项,古义为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今义为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D项,古义为它(曲水)的旁边;今义为第二,次要的地位。
【答案】 B
4.从句式的角度考虑,下面的句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当其欣于所遇
B.不能喻之于怀
C.亦将有感于斯文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解析】 A、B、C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省略句。
【答案】 D
5.名句填空。
(1)天朗气清,惠风和畅。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
(3)及其所之既倦,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
【答案】 (1)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2)悟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 (3)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
……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表日期的加点词按一月中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②十月朔
③戊申晦 ④八月之望
A.④①②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解析】 ②中的“朔”指农历每月的初一。④中的“望”指农历每月的十五。①中的“既望”指过了望日之后,即农历十六日。③中的“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答案】 C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②惟江上之清风
B.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相与枕藉乎舟中
C.①月出于东山之上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①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解析】 A项,两个“之”均为结构助词“的”。B项,①“乎”,形容词词尾;②“乎”,介词,“在”。C项,①“于”,介词,“从”;②“于”,介词,表被动。D项,①“而”,转折关系连词;②“而”,并列关系连词。
【答案】 A
★3.(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4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A.扣舷而歌之 B.越国以鄙远
C.泣孤舟之嫠妇 D.哀吾生之须臾
【解析】 例句中的“仇”与B项中的“鄙”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A项,名词用作动词;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D项,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答案】 B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白露横江
……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褒禅(bǎo) 庐冢(zhǒnɡ)
奴仆(pú) 荒谬(miù)
B.华实(huā) 窈窕(yǎo)
懈怠(dài) 瑰丽(ɡuī)
C.蛮夷(yí) 负咎(jiù)
迷惑(huò) 幽暗(yōu)
D.渔父(fù) 谨慎(shèn)
罕至(hǎn) 梵语(fàn)
【解析】 A项,“褒”应读bāo;B项,“华”应读huá;D项,“父”应读fǔ。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其为文犹可识 文:碑文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持、拿
B.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以:并且
C.往往有得 得:心得
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D.何可胜道也哉 胜:尽
盖音谬也 谬:错误
【解析】 “文”应为“残存在石碑上的文字”。
【答案】 A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则或咎其欲出者
③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
④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⑤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⑥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⑦其孰能讥之乎
⑧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A.①③④⑤⑥/②/⑦⑧
B.①③④⑤⑥/②/⑦/⑧
C.①③④⑤⑥/②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解析】 ①③④⑤⑥中的“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它”“它的”;②为指示代词,“那”;⑦为表反问的语气副词,“难道”;⑧为代词,“自己”。
【答案】 B
★4.(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5题)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综合检测(三)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积累(18分)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①亦足以畅叙幽情 幽:幽深内藏的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期许
B.①纵一苇之所如 如:相似
②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酾酒:斟酒
C.①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简直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名:命名
D.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尚:尚且
②而又不随以怠 怠:停止
【解析】 A项,期:至、及。B项,如:往。D项,怠:懈怠。
【答案】 C
2.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其声呜呜然其孰能讥之乎
C.渺沧海之一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羽化而登仙而无物以相之
【解析】 A项,均为介词,在。B项,指示代词,那/副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C项,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却。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C.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D.侣鱼虾而友麋鹿
【解析】 A、B、C三项与例句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D项,名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 D
4.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死生亦大矣 ②仰观宇宙之大 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⑦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⑧有碑仆道
A.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B.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C.①③/②⑤⑥/④/⑦/⑧
D.①③/②⑤/④⑧/⑥⑦
【解析】 ①③⑥为判断句,②⑤为定语后置句,④为被动句,⑦为状语后置句,⑧为省略句。
【答案】 B
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