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6张。有教学设计,约2140个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作品,在朗读中品味作品的艺术魅力。
  体会作者的表情达意,遣词造句的精妙。  
  体会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表情达意,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一、导入:
  山东济南人,杰出的爱国词人、军事家
  中国历史上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
  晚年隐居江西上饶,66岁时写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和苏轼并称“苏辛”。
  作者简介:他就是辛弃疾。请哪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辛弃疾?
  辛弃疾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抵抗金军。义军中出现叛徒时,他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归宋之后,他手里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不仅是一位驰骋沙场的爱国战将,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破阵子》,走近词人辛弃疾。(板书题目和作者)谁来读一下题目?
  解题
  “破阵子”——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名,又名《破阵乐》,后用作词牌。在唐代为舞曲,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帜,威武壮观,有军队“破阵”之意,突出了一份豪壮。以这种词牌所写的词应该有怎样的气势呢?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题目
  给陈同甫写一首壮词来共勉
  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摇头晃脑,读出词情
  我们知道文章有“文眼”,诗有“诗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诗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词或句子。对与词来说,我们姑且称之为“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就在题目里,谁能把它找出来?“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