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60个字。

  《桥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画家眼中的桥具有的美感。
  2.学习本文举例子说明方法的作用。
  3.比较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与一般说明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画家眼中的桥具有的特殊美感。
  桥梁专家眼中的桥和画家眼中的桥特点是不一样。通过让学生朗读分析,不同种类的桥在环境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构成的不同形式的美,明白画家眼中的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2.比较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与一般说明文的区别。
  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例子。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作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桥之美导入
  我们刚刚学过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一文,在桥梁专家眼中,桥是美的,美在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美在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柱头上雕刻的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画家眼中的桥也是美的,小桥流水人家,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湖水苍茫,水天一色的长桥卧龙都是美的。那么,画家眼中的桥之美究竟与桥梁专家的桥之美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就让我们随作者吴冠中一同领略画家眼中的桥之美。
  二、寻找桥之美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要求读准字音,注意速度。
  2.寻找画家眼中的美。
  细读课文,圈点重要的词句,用一句话概括画家眼中的桥有什么特殊美感?
  学生概括: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三、发现桥之美
  1.探究桥之美。
  桥究竟在不同环境中发挥了哪些形式上的作用,构成了怎样的美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找文中这样的例子,用你的眼睛去发现桥之美。
  学习自主学习跳读课文,批划出关键语句,分析桥的形式与环境之间构成的美。
  学生交流发言桥的美体现在这些例子中:
  (1)桥与环境构成的密疏之美。
  江南小镇河岸密密的芦苇丛,与拱桥强劲的弧线、单纯的直线形成密疏对照,构成密疏之美。
  (2)桥与环境构成的柔刚之美。
  江南乡间石桥头的飘丝细柳,与桥身坚硬石块合作创造的阴柔与阳刚之美,令多少画家销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