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70字。
我的教学设计
课题: 荷塘月色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课时 2
提供者 单位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
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二、 教学内容及模块整体分析
本课题选自模块二《荷塘月色》同课异构课例赏析。从整体而言,该模块从理论上指导着教学,教学目标的拟定对于整节课的讲解起着关键作用,而我也选择朱自清《荷塘月色》,从教学目标着手,分析其在该教学模块中的价值,如何将目标与课文联系起来,本课的教学内容就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及其对文本知识的全面渗透理解。
三、 学情分析
知识与技能:
学生需要做好课前预习和准备工作,对于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做相关的了解,并能自主学习,完成相关的课前练习。
过程与方法:
教师通过对学生平时授课的经验积累和预习题的测试,尽可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他们一展课前的准备情况。
情感态度:
针对文本语言特色,鼓励大家踊跃在课堂上朗诵。高中生基本都说普通话,但朗诵毕竟区别于简单的阅读,需要把握作者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诵。要求学生利用自习时间按小组分段朗诵。
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此文,并能领会美文的真谛所在。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另外,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活动与策略: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 通感的修辞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结合练习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练习。
五、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