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00个字。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宿松县北浴学校张敬亭 
  教材分析: 
  《杨修之死》节选自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历史小说取材于现实而又容许虚构,不受史实限制。本文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透过此事可以窥视杨修的恃才放旷和曹操的阴险狡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能力目标: 
  1. 在练习复述中提高阅读古典小说能力。 
  2. 通过学习故事,分析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细读文本,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 分析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 
  2. 学会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1、辩论法2、点评法3、归纳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 
  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刀光剑影下一个个鲜活的面容重新浮现在我们眼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和人善任的刘备;胆气豪壮的孙权;英姿飒爽的周瑜…….今天,让我们再来结识两位风流人物——曹操和杨修,一睹他们的风采。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勾画不懂的字词句。 
  2. 字词积累。多媒体显示。 
  (1) 给下列字注音: 
  庖(páo) 恃(shì) 麾(huī) 军 惇 (dūn) 谮 (zèn)害   绰(chāo)刀 
  (2)解释下列词语: 
  适(正值,适逢)庖官 数(屡次,多次)犯 食讫(完毕)植然(认为……说得对)其言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作者(罗贯中),名(本),号(胡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4)翻译: 
  A.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译文: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 
  B.佯惊问:“何人杀吾近恃?” 
  译文:(曹操)装着吃惊的样子问道:“谁杀死了我的近恃?” 
  C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译文:丞相并不在梦中,你才真是在梦里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