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90个字。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能说出文中重点实词的意思。
2.通过反复朗读,能够读准字音。
能力目标:1.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通过对文章背景的了解,能结合文本说出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3.注意语速、语调、重音、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能感受到苏轼的豁达,并以乐观的精神面貌去面对生活。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诵读,在诵读中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体会苏轼的心情,感受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学习方法:自主朗读、合作讨论、赏析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练习法、讨论法
五、媒体应用: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由《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的歌曲引入,学生简介苏轼生平,教师补充。
(幻灯展示)简介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豪放派代表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其心情可想而知。但他善于自我解脱,(在黄州)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他同友人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笔下,澄澈透明,如诗似画。现在让我们与这位大诗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幻灯展示)
寝qǐn 藻zǎo 荇xìng 柏bǎi
(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学生自渎,指名朗读,互相评价
要求:教师指导(读出文言的味道)“念——无与为乐者”,有一点寂寞之感;“盖——竹柏影也”,有一点兴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有一点感慨之情。这三个字把它们的音节拖长一点,文言的味道就出来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