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50个字。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记承天寺夜游》。
一、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本单元选取了一系列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寥寥85字把就把记叙、描写、抒情自然融合,有如行云流水。我的教学设计以“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古文教学规律为指导,以“朗读——品析——感悟”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品读结合、知人论世,领悟“闲人”情怀,获得人生启示。
二、目标定位
基于以上解读,我设定以下两条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文章营造出的清丽典雅的意境;
2.知人论世、分析美点,领悟东坡从容淡定的“闲人”情怀。
其中,理解作者的“闲人”情怀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三、课堂流程
接下来,我重点陈述我的课堂流程,它包括三个环节:月下吟哦——月夜漫步——月下抒怀。
第一环节月下吟哦,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为完成此任务,我设计了以下活动形式: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示范朗读、配乐展示朗读和全班齐声朗读。
我的预设是:在学生读准字音、准确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我打算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写景句、抒情句。引领学生用心体会写景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读出月色之清明澄澈;抒情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读出感慨之深沉。这样设计的理念是多种形式的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把握节奏、体会意境,为下面的品析奠定基础。
第二环节月夜漫步,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理解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词汇和品味文章语言。为完成此任务,我设计了两项活动,即疏通文意和赏析美点。
在疏通文意这项活动中,我打算带领学生做三件事:(1)结合注释学生自主翻译(2)出示译文学生寻找错误( 3 )重点文言词语再巩固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学生结合注释自主通译文章正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通过学生自主翻译实现他们对文章内容大意的把握,这与本单元的目标又是契合的。通过出示译文学生寻找错误来呈现学生自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