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30个字。
记承天寺夜游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乐者()
(3)遂至承天寺()
(4)相与步于中庭()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句积累。
(1)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抒发自己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于作者贬官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6.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怀民亦未寝()
(2)相与步于中庭()
(3)寻张怀民()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