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检测
过关检测(三) (检测范围:第四、五单元).doc
过关检测(二) (检测范围:第二、三单元).doc
过关检测(四) (检测范围:第六、七单元).doc
过关检测(一) (检测范围:第一单元).doc
过关检测(一) (检测范围:第一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7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患:担忧。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故旧:旧交,老友。
B.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敏:勤勉。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小人:平民。
C.起予者商也 起:启发。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平生:终身,一生。
D.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伤:忧伤。
古之学者为己 学者:求学的人。
解析:B项,敏:聪明。C项,平生:向来,素来。D项,伤:伤害,损害。
答案:A
2.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A.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B.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C.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解析: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A项,动词,去,往;C项,结构助词,的;D项,代词,它。
答案:B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B.刘禹锡追求的是一种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却是不可取的。
C.我们要充分分析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总结试题的规律特征,找到解题的方法和技巧,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D.开征物业税是大势所趋,但多年来政策推行者始终表现出了欲罢不能的尴尬,一次次在困难面前裹足难行。
解析:D项,欲罢不能:要停止也不能停止。与语意不符。A项,见贤思齐: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B项,安贫乐道: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C项,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答案:D
4.补写出《论语》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使之意思完整。(8分)
(1)非礼勿视,____________,非礼勿言,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寡而患不均,____________。
答案:(1)非礼勿听 非礼勿动 (2)欲速则不达 (3)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4)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5)不患贫而患不安
二、阅读鉴赏(4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
说 “孝”
许天笑
两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一对师徒的对话,揭开了人类这条河流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秘密。徒弟子路在河边问道:“老师,我想听听您的志向。”老师孔丘想了想,说了十二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这三句话,也可以用三个
……
过关检测(二) (检测范围:第二、三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寡人之民不加多 加之以师旅
B.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匹夫不可夺志
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非恶其声而然也
D.万物皆备于我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解析:D项,备:动词,具备。A项,加:副词,更加/动词,施加。B项,夺:动词,失误,引申为耽误/动词,用强力改变。C项,非:动词,责怪/副词,不是。
答案:D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A.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B.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C.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D.舜明于万物,察于人伦
解析: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介词,表示处所,相当于“在”;A项,为介词,表比较,相当于“跟”“和”;C项,为介词,表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D项,介词,引出动词支配对象,不译。
答案:B
3.下列加点词语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B.谨庠序之教
C.今兹未能,请轻之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解析:B项,谨: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小心办好、认真做好。A项,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遭受困苦。C项,轻: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轻,减轻。D项,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坚固。
答案:B
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6分)
(1)____________,达则兼济天下。
(2)____________,仁之端也;____________,义之端也;____________,礼之端也;____________,智之端也。
(3)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____________?
答案:(1)穷则独善其身 (2)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
……
过关检测(三) (检测范围:第四、五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 白:表白,陈说。
卜筮然后决大事 然后:表顺承,而后。
B.其说甚尔 尔:通“迩”,近。
凿户牖以为室 以为:把……作为。
C.孰与骋能而化之 骋:放任,放纵。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从事:做事。
D.夫轻诺必寡信 寡:少,缺少。
其死也坚强 坚强: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
解析:A项,白:显著。C项,骋:施展,发挥。D项,坚强:僵硬。
答案:B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听而斫之 听;任意。
引之盈贯 引:拉开弓。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劝:劝说。
C.且夫擅一壑之水 擅:占有、据有。
予适有幽忧之病 适:适逢。
D.无聚禄以望人之腹 望:本指月满,引申为满。
其可以为法也 法:仿效,借鉴。
解析:B项,劝:勤勉,努力。
答案:B
3.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水浅而舟大也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
过关检测(四) (检测范围:第六、七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2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相篡(cuàn) 不惮(dàn)
所恃(zhì) 黧黑(lí)
B.攘外(rǎng) 譬若(pì)
决渎(dú) 栏厩(jì)
C.溺爱(ruò) 园圃(pǔ)
杀戮(lù) 远鄙(bǐ)
D.阖门(hé) 织屦(jù)
啜之(chuò) 不辜(gū)
解析:A项,“恃”应读“shì”;B项,“厩”应读“jiù”;C项“溺”应读“nì”。
答案:D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 恶:凶恶。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 野战:在郊野战斗。
B.而自知其益富 知:知道。
宁信度,无自信也 自信:相信自己。
C.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胜:经受得住。
得意,贤士不可不举 得意:称心如意。
D.强必执弱 执:控制,驾驭。
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无穷:没有穷尽。
解析:A项,恶:憎恨。B项,知:同“智”,以……为智。D项,无穷:无,不;穷,贫困。
答案:C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奚不之晋 ②若又奚患 ③鲁患其不救乎 ④虽远越,其可以安乎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解析:奚:①疑问副词,为什么;②疑问代词,什么。其:③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④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答案:D
4.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B.宫墙既立,谨上为凿一门
C.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德
D.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解析:A项,“辟”通“避”,避开;B项,“谨”通“仅”,只;D项,“反”通“返”,返回。
答案:C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处。(10分)
(1)仁人之所以为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________________,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________________,不可不务为也。
答案:(1)必兴天下之利 除去天下之害 以此为事者也 (2)家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