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10天冲刺练(10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保温滚动练(2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考前回扣练(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考前押题练(4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1章 增分突破1 要点齐全练压缩(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1章 增分突破2 形神兼备练仿写(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1章 增分突破3 把握两种题型:长短变换和重组句子(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1章 增分突破4 表达得体两热点:得体修改和情境写作(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1章 增分突破5 义理明晰——语言表达鲜明满分突破(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1章 增分突破6 画里寻话——图文转换要领指导(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2章 增分突破1 四类实词,字字对译(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2章 增分突破2 虚词不虚,重在落实(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2章 增分突破3 特殊句式,特殊翻译(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2章 增分突破4 文意通顺,力争满分(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3章 增分突破1 三类形象鉴赏攻略(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3章 增分突破2 炼字类鉴赏答题要领(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3章 增分突破3 思想感情鉴赏之解题“密码”(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3章 增分突破4 表达技巧鉴赏之规范答题(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4章 增分突破 三步阅读法,轻松搞定论述类文本阅读题(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5章专题1 小说阅读 增分突破1 金手一指,让你做好情节分析题(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5章专题1 小说阅读 增分突破2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四个切入点(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5章专题1 小说阅读 增分突破3 破解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五要素(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5章专题1 小说阅读 增分突破4 立足文本,创意解读——探究类试题应对策略(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5章专题2 散文阅读 增分突破1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三字经(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5章专题2 散文阅读 增分突破2 突破文意概括题三妙招(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5章专题2 散文阅读 增分突破3 解答散文作用类题目的“金钥匙”(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5章专题2 散文阅读 增分突破4 分析散文手法类题目的答题建模(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6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增分突破1 走好四步,正确解答信息筛选整合题(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6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增分突破2 纲举目张,准确分析传主事迹,概括传主形象(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6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增分突破3 深度透视,分析新闻和科普文的文本特色(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6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增分突破4 内引外联,发掘文本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7章 写作 增分突破(5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课件+演练反馈:第二部分 我来命题和阅卷(9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题型突破练(9份).rar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综合提升练(2份).rar
1.(2014•重庆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雾是由贴近地面空气层中大量水汽凝结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出现雾时,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95%,含水量一般为0.1~1克/立方米,形成人们的视觉障碍,一般情况下,水平能见距离低于1千米,而轻雾能见距离在1千米到10千米之间,给人朦胧飘渺的感觉。
霾由空气中浓度较大、直径很小的烟、尘等颗粒组成,它们形成悬浮体弥漫于空中。出现霾时,虽然没有沙尘暴、扬沙等恶劣天气现象,但大气混浊,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水平能见距离明显缩短,一般在10千米以下,给人不甚透明的感觉。
(1)概括雾和霾的不同点,要求:16字以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概括雾和霾的相同点,要求:16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要求根据材料在规定的字数内概括雾和霾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由于有字数限制,表达必须做到简明准确。
答案 (1)雾、霾组成物质与形成条件不同。
(2)都是悬浮体,都能缩短能见距离。
2.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
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了公民申领、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同时社会用证单位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一致性认定,可以有效防止冒用他人身份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目前,全国已有1.6万多个派出所启动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工作,到今年年底将在全国全面铺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压缩语段题,首先要明确要求,是标题、导语还是概括信息,字数要求多少。新闻类的要求就是“5W”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因(why)。结合具体要求适当选取。答题时一定要找到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如本题能成为新闻的事件是“铺开身份证指纹信息登记工作”,而其意义是次要的。本题选取的信息是“何时”(年底),“何地”(全国),“何事”(全面铺开身份证办理时指纹信息登记工作)。
答案 我国年底将全面铺开身份证办理时指纹信息登记工作。(核心信息:身份证办理时指纹信息登记,年底、全国)
1.(2014•重庆卷)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方法是找出例句的句式特征、运用的修辞手法、句意内在的逻辑联系,然后将这些特征运用到仿写的句子中去。
答案 (示例)就像盖房子打基础一样,如果基础没有夯实打牢,上面的房子就会不稳固;事业的基础从一开始就要扎牢打好。
2.阅读下面的文字,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一定要注意先找到所要仿写的语句,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内容要求。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内容语意方面,要体现“祝福、快乐、思念”,在句式结构方面,可采用“如果……代表……,我送你……”。
1.将下面的四个短句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①莫言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②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认为他的作品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
③莫言曾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④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做题时,首先要在已知材料中确定一个主干句,即“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然后分别提炼出其他句的主要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以定语的形式恰当地加到主干句中,并且整合以后的句子是一个单句。
答案 生于山东高密县的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被认为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特点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于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或:莫言是生于山东高密县的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被认为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特点并于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或:2012年10月11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生于山东高密县的作品被认为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特点并曾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
2.以题目中要求的文字为开头,把下面的一段话组成一个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
在中国传统中,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读书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学习行为,是除主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
1.(2014•浙江卷)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
师父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喊道:“小心,小心!”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小心,小心!”
徒弟问:“师父,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
师父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中“高处”“低处”的深层含义。树的“高处”是难以攀爬的,指代“艰险的地方”“困难的时候”等。“低处”就是“容易的地方”“得意的时刻”等。据此,结合语境“第一次”指没经验时,而“第二次”指有经验时,补写出答话。
答案 (示例)没经验时,容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在易处出错
2.(2013•四川卷)校学生会拟开展“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活动,为学习交往经验,将对某老师进行访谈,请你设计三个访谈问题。
要求:①紧扣访谈目的,问题步步深入;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访谈问题的拟写,要紧紧围绕主题,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要对学生有指导意义。问题设计要紧扣“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紧扣访谈目的(学习交往经验);三个问题要由浅到深,语言要简明;采访对象是老师,说话要注意对象,言辞要得体。
答案 (示例)①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您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②从这些事例中,您总结出了哪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③为帮助我们更好地与陌生人
1.(2012•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时代的书写方式,纸笔书写已不再是主流,电脑输入越来越普及。“笔”是输入法,“墨”分RGB (红绿蓝色彩模式),“纸”有doc、txt,行楷草隶篆的转换也不过是鼠标轻轻一点。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保持纸笔书写的习惯。
对于纸笔书写与电脑输入,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能够联系时代,透过现象看本质,能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简要阐述。本材料涉及两种完全不同的书写方式,即传统的纸笔书写与时兴的电脑输入,可以倾向某一种,也可以辩证地谈。
答案 (示例一)数字时代,要重视纸笔书写。纸笔书写是一种原生态的记录方式,手稿具有私人意义,留存许多记忆;纸笔书写动作是下意识的,有助于思维连贯,写作过程会比较美好。坚持纸笔书写习惯,可以增进对汉字的喜爱;追求纸笔书写之美,可以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示例二)电脑输入,总体效率更高。经验告诉我们,初成的文稿一般还要反复进行文字修改和段落调整,如果是在纸上,修改和调整既不方便,还会浪费纸张。如果写作还需要参考或引述网上的电子文本,与纸笔书写相比,电脑输入的优势更明显。在网络实时通讯方面,电脑输入可以大显身手,纸笔书写则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2.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一句“元芳,此事你怎么看”,继“凡客体”“淘宝体”等之后盛行于网络,被网友戏称为“元芳体”。对于这些网络语言,有人肯定,有人批评。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请解释加点的20个常用实词并翻译全句。
1.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爱:吝啬。
译文:你的妾不穿丝绸,马不吃粮食,人家可能会以为你吝啬。
2.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徐有功纵逆党。
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按:审理。
译文:曾和皇甫文备一起审理案件,皇甫文备诬告徐有功放纵反叛朝廷的团伙。
3.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拜:授官,任命。
译文: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任命他做郎中。
4.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鄙:边境。
译文:一个人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和尚么?
5.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
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 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①
骆宾王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注】 ①郑少府,骆宾王的朋友。唐高宗显庆年间,契丹多次掳掠侵扰边境,东北辽阳一带战事不断。郑少府正是在此时远赴边疆从军。骆宾王写下了这首诗为他送别。
简析本诗主人公的形象,说说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歌的主人公是一个侠客形象。他豪爽而又雷厉风行,有很高的爱国热情与牺牲精神,有高超的武艺和勇于拼搏的大无畏精神。作者采用烘云托月(答侧面描写、侧面衬托也可以)的手法刻画这一形象,如借写骑马弯弓侧面衬托侠客英姿飒爽、光彩夺人的形象。
[美]R.W.威尔
当潜在的雇主翻看他的简历时,乔•巴斯托恩坐在那里,尽可能让自己的双腿不要发颤。他知道那些记录对他不利,但他在心里默默祈祷,别让那些缺点被读到,毕竟是圣诞节了。
威斯科特先生停下来,抬起头问道:“巴斯托恩先生,这里说你曾经因为盗窃被判入狱,是吗?”
乔感到喉咙干涩、胃部收缩,他知道接下去是什么结果,他无力地说:“是的,但是……有环境因素——”
“总是有环境因素的,巴斯托恩先生,然而……”又来了……
“——我们是家庭生意,不需要增加人手了,我希望你好运,早日找到工作。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
“我知道。”乔说完,站起来握了握威斯科特先生伸出的手。威斯科特先生送乔到门口,好像怕他顺手偷走东西似的。
乔咬着嘴唇,不知道怎样跟阿贝说,他没能为她买一份圣诞礼物,因为没人愿意雇用他,或者跟她说两年前他在上班的地方偷100美元是为了圣诞节能取暖,说这些都没有什么意义。阿贝只知道爸爸今年圣诞节没有给她买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