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份。

  自选模块限时练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2014•嘉兴模拟)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同为登岳阳楼之作,这两首诗歌抒发的情感却并不相同,风格也有明显区别。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比较赏析题,容量较大,难度也较大。首先要按照题目给定的比较点,在两首诗里分别寻找例证词句,对这些词句稍作分析,以印证观点即可。
  答案 情感:李诗写登临岳阳楼所见之景:大江远去,湖面开阔;大雁高飞,月出山口。景色浩渺开阔。诗人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乃至醉归,如同在天上云间一般,潇洒超脱。诗歌借景抒情,借事传情,表达了诗人兴致勃勃、轻快喜悦的心情和潇洒豪放的生活态度。
  杜诗表达的情感更多的是苍凉落寞、沉痛感伤之情。“昔闻洞庭水”,“今上”则已是“老病”的迟暮之年,不仅是个人孤独寂寞,失去了和亲朋的联系,年老多病,飘零在外;更重要的是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诗人纵横的眼泪既是为个人一事无成、境遇坎坷而流,也是为天下哀哀苍生而流。
  风格:李诗写景着“尽”“迥”“开”三字,写出了岳阳楼四周浩渺开阔的景色,气势宏大;写物运用拟人手法,写大雁懂得人情,带走愁心,青
  ……
  自选模块限时练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2014•湖州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走 吧
  北 岛
  走吧,
  落叶吹进深谷,
  歌声却没有归宿。
  走吧,
  冰上的月光,
  已从河面上溢出。
  走吧,
  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
  心敲击着暮色的鼓。
  走吧,
  我们没有失去记忆,
  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
  路呵路,
  飘满了红罂粟。
  1.你怎么理解诗歌的最后一节?(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最后一节中的“红罂粟”表明前方的路是看似平坦,实则是充满了危险的。但从前文“去寻找生命的湖”看,虽然前途坎坷,但人们依旧会无畏向前。由此可以作答。
  答案 罂粟花,美丽却又邪恶,它是典型的善与恶的综合体,展现了一个“悖论”;同时表明前方充满着希望也充满着诱惑与危险。依然响起坚定的声音“走吧”,表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不妥协的探索。
  2.请赏析此诗的艺术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从诗歌这一文体角度进行赏析。诗歌善用独特的意象创设独特的意境,诗歌还讲究韵律美等,这都是鉴赏时可以切入的角度。
  答案 ①在每节诗的开头吟唱“走吧”,一唱三叹(或反复),形成了贯穿全诗的主旋律,表达了坚定、执著的探索精神。
  ②意象富有韵味,且意象之间形成对比。“落叶”“没有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