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12套)
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1 词语运用(10)+辨析病句(8).doc
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10 名句默写(10)+句式仿写(10).doc
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11 名句默写(10)+句式仿写(10).doc
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12 名句默写(10)+句式仿写(10).doc
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2 词语运用(10)+辨析病句(8).doc
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3 词语运用(10)+辨析病句(8).doc
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4 辨析病句(10)+语言运用(5).doc
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5 辨析病句(10)+语言运用(5).doc
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6 辨析病句(10)+语言运用(5).doc
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7 古诗鉴赏(10)+压缩语段(5).doc
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8 古诗鉴赏(10)+压缩语段(5).doc
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9 古诗鉴赏(10)+压缩语段(5).doc

  突破练1 词语运用(10)+辨析病句(8)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答案 A [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A.推托:借故拒绝。与其后的“工作繁忙”相照应。使用正确。B.“不只”:连词,意思是“不但,不仅”,后面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这里应用“不止”。“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C.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这里用错语境,应用“不温不火”。不温不火: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可以形容人的性情温和,也可以形容销售行情不火爆。D.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此处属望文生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桑德尔的课堂上,道德问题从来不是黑白分明的,他所制造的道德困境十分尖锐,以致于唯一的途径就是思考。
  B.中国女足姑娘昨日到达武汉,游东湖,爬磨山,逛江城闹市,赏江滩夜景,难得在大赛前奢侈地偷得一日闲情。
  C.看电影觉得拳脚打起来很好看,可入了这个行,才知道练武术是非常艰苦的,需要火中取栗的磨炼才能成为一个高手。
  D.不少孩子的思维看似很活跃,其实他们的思维很难在一个“点”上深入下去,故而只能剥茧抽丝,不断牵出话头,话题闪烁跳跃不定。
  答案 B [B项,奢侈: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度。在此处引申为“超出一般的、超出常规的”,以此来写运动员今日的放松活动,突出平日的训练是如何的紧张,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A项,应为“以至于”,“至于”是“直到、直至”的意思。C项,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与语境不符。D项,剥茧抽丝:形容对事物的分析细致而有层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不少地方政府出于对政绩的渴望,加速土地财政的开发。于是他们扭曲着国家政策,剥夺了农民的生活选择权,一厢情愿地拆房盖楼,出力反而
  ……
  突破练3 词语运用(10)+辨析病句(8)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叙利亚国内战争,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B.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各种奥妙困惑不已。
  D.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答案 A [A项,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缓解危难。不合语境。B项,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C项,半瓶醋: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某种技术只略知一二的人。也说“半瓶子醋”。D项,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是中国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经济将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而决不会出现所谓“硬着陆”。
  B.“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谁大?”玉皇大帝是我国汉魏时期兴起的道教中的众神之王,而如来佛祖是公元前6世纪印度起源的佛教中最高阶的神,这个比较真让人有关公战秦琼之感啊。
  C.美国《福布斯》杂志推出的榜单显示,去年中国内地的“税负痛苦指数”位居全球第二,与中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交相辉映。
  D.在一个理想主义变得奇货可居的年代,听他说少年时的理想冲动,我似乎感受到了理想主义情怀的触手可及。
  答案 B [A项,“决不”应为“绝不”,“决不”侧重于主观上,“绝不”侧重于客观上。C项,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搭配不当。D项,奇货可居:比喻人有某种独特的技能或成就,拿它作为要求名利地位的本钱。含贬义,使用对象不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健儿即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也终因技不如人,无缘金牌,令人扼腕。
  B.在我同先生长达十多年的交往中,他还是头一次爽约,未能按时交稿,而且永远也拿不到先生的稿子了。每念及此,不禁悲从中来。
  C.一些当红影视明星,提起自己的拍片计划,立刻闪烁其词,说得头头是道;但一被问及绯闻事件,就显得讳莫如深。
  ……
  突破练5 辨析病句(10)+语言运用(5)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黎明,觉慧瞒着高家的其他人,告别大哥觉新、二哥觉民和《黎明周报》社的朋友们乘船前往上海。
  B.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C.一些优秀运动员屡教不改,不断挑战管理底线,暴露出目前对尖子运动员的管理力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比较单一,值得反思。
  D.国内生产困难重重,增加进口空间受限,海外投资短期难以见效,我国粮食虽连续十年增产,但中国要践行“自己养活自己”的承诺却日益困难。
  答案 B [A项,“和”歧义。C项,“暴露出”缺少宾语,“管理力度……单一”搭配不当。D项,“我国粮食虽……”主语与关联词语序不当,可将“虽”移到“我国粮食”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我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B.年仅22岁的正教授级研究员刘路3月31日前去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领取了凤凰卫视授予的“影响世界华人”奖杯。
  C.中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由实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
  D.“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的工作重点。
  答案 A [B项,表意不明,“前”既可表示以前之意,又可表示前往之意;C项,成分残缺,可在“审美”后加“价值”;D项,中途易辙,前面主语是“新生代农民工”,但话未说完,后面主语就变成了“各级政府”。应将“自从”放到句首。]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假”字当选为台湾2013年度代表字,由于缺少“正能量”,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
  B.历时三个月的“青少年互联网法律知识竞赛”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促使青少年真懂、真用、真法律知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上网习惯。
  C.12月9日下午,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张文江在景德镇市唐代南窑遗址考古成果发布会上宣布,在乐平市接渡镇发现了我国迄今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
  D.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地、深刻地理解概念或原理,不可能有条有理的严密的思维能力。
  答案 C [A项,语义重复。质疑:提出疑问。与前面“提出”重复。B项,语序不当。“真学”应在“真懂、真用”前。D项,成分残缺,“有条有理”前应加“具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要实现上级提出的经济发展的要求,关键是要调整产业档次,提升经济结构,临河市通过做强高端制造业、做大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活
  ……
  突破练7 古诗鉴赏(10)+压缩语段(5)
  1.阅读下面元曲,完成(1)~(2)题。
  [中吕]朝天曲
  张养浩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 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 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着这般景致,坐的①,便无酒也令人醉。
  【注】 坐的:因此。
  (1)“不知他在图画里”,这里的图画描绘了一幅________的情景。
  (2)简析这首散曲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实质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既然是情景,分析时就要抓住诗句中的典型意象与人事活动。(2)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本曲通俗易懂,好似没有表现手法。遇到这种鉴赏时,就要想到白描这种表现手法。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答案 (1)柳堤、竹溪、日影;鸥鹭闲游;农夫渔夫忙活
  (2)①白描手法。散曲用最直观最简洁的文字描述了堤上溪边的景色,鸥鹭游戏的场景,及农夫渔翁忙活,描绘出一幅悠闲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②动静结合。三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忙有闲(诗人的杖藜闲步,农夫渔翁的贪营忙活),画中有画,充满了诗情画意。③议论作结,与前面的描写相得益彰,表现出作者被眼前美景深深陶醉和由衷的赞美及对闲适生活的热爱。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海人谣
  [唐]王建
  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
  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
  (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海人被掠夺的珠宝如山般堆满了库房,这和《阿房宫赋》中“________”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