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940个字。

  藤野先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线索,理解内容,把握主旨。  
  2、揣摩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4、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理解内容与主旨。  
  教学难点  
  1、揣摩词句,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理清文章的段落结构。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一、联系体会,激趣引读。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 蒙 老师 寿镜吾 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恩呢?  鲁迅 先生在日本又经历了怎样的屈辱,又怎样走上“弃医从文”的道路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值得尊敬的学者和良师。(板书课题与作者)  
  作者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选自《朝花夕拾》(即早上的花,在傍晚时拴起来,比喻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往事,到中年才写成文章。)  
  本文是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年后写的。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  
  并思考: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的去写的?(怀念、赞美)  
  2、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可请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板演自己列出的结构图。)  
  明确课文结构: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 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前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这就是当年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这篇文章还有另外一条暗线,那么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我们先按下暂且不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