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330字。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阿房宫赋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善用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2. 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培养朗读、背诵的能力。
3. 通过作者对秦亡原因的阐释,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然导致覆亡的道理。
资料卡片
1.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赋在内容上要通过“体物”以“写志”,在艺术表现上就必然注重铺陈,在语言上就不免要使用华美的词藻,着上绚丽的色彩,这也就是“铺采摛文”的意思。
赋在结构上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前面有序,说明作赋的缘由,用不押韵的散文或骈体文;中间是赋本身;后面有“乱”或“讯”的部分,对全篇作小结。
在形式上,赋字数不限,但以四、六言为主。赋的作用一般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治。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赋的特点。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文赋多个阶段。本文属于文赋。
2.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未完成,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烧毁。从此,阿房宫的兴亡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3. 杜牧(803—852),字牧之,后人称之为“杜樊川”。擅长诗、赋、辞,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和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阿(ē)房宫 蜀山兀(wù)
囷(qūn)囷焉 矗(chù)立
妃嫔(pín) 媵嫱(qiáng)
横槛(jiàn) 鼎铛(chēng)
珠砾(lì) 呕(ōu)哑(yā)
缦(màn)立 辘(lù)辘远听
尽态极妍(yán) 架梁之椽(chuán)
剽(piāo)掠其人 锱(zī)铢(zhū)
逦(lǐ)迤(yǐ)
2. 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 六王毕,四海一(“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3)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朝”“夜”,名词作状语)
(4) 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5) 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辇车)
(6)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3. 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气候,古:气温,环境气氛;今:气象情况)
(2)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经营,古:搜集保存;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