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40个字。

  8  短文两篇
  精彩开篇词
  千百年来,在月亮身上,人们寄托最多的是什么情思呢?——明月千里寄相思。
  有诗歌为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的,一轮明月,两地相思。所有行走他乡的游子,当他抬头一望,思念就会潮水般一泻千里。那巴金对月亮的思考是不是仅仅停留于思念上呢?
  学习目标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及蕴含的哲理,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人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质兼美、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颇能显示巴金艺术风格的优美散文诗《日》和《月》,去感受其中的言志、言情的动人风采。(板书文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旸(yáng)谷姮(héng)娥皓(hào)月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旸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旸:日出。
  姮娥:嫦娥。
  2.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还魂草》《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和《海行杂记》《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
  3.背景链接
  这两篇作品写于1940年至1941年。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怕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