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390字。

  锦 瑟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实际上是借锦瑟以隐题之作。诗作除头尾的两联外,中间两联连用四个典故作隐喻,追忆平生,自伤身世,构成唱叹有情、音韵和谐的画面。“一篇《锦瑟》解人难”,本诗的主题较难把握,具有不确定性,给人以神驰意想的余地。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鉴赏诗歌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品析典故的意蕴。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体会诗人在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情绪,而对本诗旨意的把握则不必拘泥。
  思路方法
  本课诗题虽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而诗中又用了四个典故来传达诗人的心境,这使得作品更加晦涩难解。教学中要以这四个典故为突破口,在了解典故内涵的同时指导学生去探究诗中这些典故在刻画诗人的内心世界时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映照的,让学生明确化实为虚的手法。如此由浅入深,带领学生鉴赏诗歌意蕴。
  教具准备:投影仪
  课时安排:0.5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李商隐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点。背诵诗歌。
  2.学会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其跳跃的隐性的含义。理清典故内蕴,明确典故和诗人情感的内在联系。
  3.鉴赏本诗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
  教学设计
  导语设计
  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连“童子”和“胡儿”都能解读的白居易的诗歌。今天我们要接触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他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无限的美的享受。他就是李商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代表作《锦瑟》,看看大家能否在迷雾中看到那无比娇美的花!
  诗词导入
  投影李商隐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问:这些诗句脍炙人口,在给我们思索的同时也带来美的享受,谁知道它们出自哪位诗人之手?(李商隐)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在当时有“小李”之称,那他的诗歌是不是和“老李”的有着同样的魔力呢?是一样的飘逸?还是一样的浪漫?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他。
  推进新课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唐代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的牛、李两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