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80+3740字。

  《蜀相》《杜甫》
  【资料准备】
  杜甫(712—770),字      ,自号        ,盛唐大诗人,号称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       、      。杜甫思想核心是儒家仁政思想,有                           的宏伟抱负,是伟大的         诗人,他的诗具有丰富社会内容、强烈时代色彩和鲜明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        。宋朝张戒言:“韵有不可及者,曹子建是也。味有不可及者,渊明是也。才力有不可及者,李太白韩退之是也。意气有不可及者,杜子美是也。”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      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        传世;其中“三吏”为                  ,“三别”为                         。
  你所知道的杜甫诗歌名句有:
  参考答案:
  子美   少陵野老  “诗圣” 杜拾遗   杜工部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现实主义  “诗史”  沉郁顿挫   一千四百多  《杜工部集》《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诗名句:
  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  5、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7、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   8、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10、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
  11、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   1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13、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垂老别》   14、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15、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赠卫八处士》
  背景知识: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怀。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六年后即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杜甫在夔州瞻仰那里的武侯祠,写下了又一首纪念诸葛亮的诗《咏怀古迹.其五》。
  ……
  蜀    相
  一、激趣导入:人物竞猜(教师读,学生猜)
  他是历史名人。
  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是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
  他被封为武乡侯,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武庙,把他和春秋时代吴国的孙武并列。以后在历代武庙中他的地位都很高,常常和管仲、乐毅并列。
  他对维护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有突出贡献。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设立堰官,他当年立下的维护法规,直到今天仍被原样执行。
  他曾经辅佐两代蜀国君主。刘备三顾茅庐,向他问计,他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联吴抗曹的道路。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他的《出师表》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有口皆碑的名篇范作。
  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他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功勋卓著,但也不无遗憾。作为政治家,他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作为军事家,他五次北伐无功而返。但是由于他对统治者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爱,诸葛亮受到了历朝历代上自官方、下到民间的广泛推崇,被视为道德的典范、政治家的楷模、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去世后,蜀国朝廷封他为忠武侯,这就是后人称诸葛亮为“武侯”的来历。在中国,由官方批准修建的纪念性建筑中,除了纪念孔子的文庙之外,最多的就是关帝庙,其次就是武侯祠。据说在明清时期,各地的武侯祠达一百多座。现存的有成都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外,还有南阳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其中最出名当属成都武侯祠。因为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游览过这里,并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篇——《蜀相》。
  二、作者介绍: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如果说李白的一生充满着浪漫的生活色彩,那么杜甫的一生则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公元746年,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到京城长安应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困守长安少陵之西十年之久,自号“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这一时期,他生活困顿,常挨饿受冻,过着屈辱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曾被叛军扣押在营中。不久逃脱,投奔新帝,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759年冬关中大旱,为了逃荒,他辞去官职,伴着家小辗转秦州、同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