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580字。
专题三 直面人生
渔 父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憔悴(qiáo) 渔父(fù) 凝滞(zhì)
B.淈其泥(gǔ) 歠其醨(lí) 鼓枻(yì)
C.濯吾足(zhuó) 枯槁(gǎo) 愠色(wùn)
D.莞尔(wǎn) 缧绁(xiè) 汶汶(wé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新沐者必弹冠 沐:洗头
B.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见:通“现”
C.新浴者必振衣 振:抖掉
D.自令放为 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渔父见而问之曰 ②学而不思则罔
③自令放为 ④火烧令坚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枯槁:枯瘦
B.新沐者必弹冠 新沐:刚洗完澡
C.而能与世推移 推移:推进移动
D.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流:流动
5.对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色憔悴
颜色:古指脸色。今多指色彩。
B.形容枯槁
形容:古指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C.圣人不凝滞于物
凝滞:古指拘泥,执着。今指知道变通。
D.何故深思高举
高举:古指行为高出于世俗。今指高高地举起。
6.下列对加点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父莞尔而笑 (连词,表修饰)
B.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连词,表因果)
C.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连词,表承接)
D.因人而异(连词,表因果,因而)
7.翻译下列句子。
(1)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译文:
(2)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文:
(3)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译文:
(4)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译文:
8.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屈原杰出才能的一组是( )
①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②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③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④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 ⑤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⑥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④
二、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回答问题。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