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1 导学案.doc
4烛之武退秦师 复习 导学案.doc
4烛之武退秦师2 导学案.doc
4烛之武退秦师3 导学案.doc
课题:烛之武退秦师3/1
【学习目标】1、了解关于《左传》的文学常识及文中涉及到的历史典故。
2、熟读全文,理顺故事情节。
3、疏通1、2自然段文意,掌握重点词语“以”“军”“若”“辞”“犹”“而”“是”“然”“许”的意义。
【重点难点】理顺文章故事情节,疏通1、2自然段文意。
【知识链接】1、《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___国史官________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著。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______体历史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历史典故
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与楚成王为争夺中原霸权,在城濮交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国和晋国是相邻的两个强国。两国统治集团之间勾心斗角,争夺霸权,矛盾很尖锐,有时还出兵对阵。但另一方面,他们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却又互相联合,互相利用,甚至彼此通婚,结成关系密切的亲家。由于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人称两家联姻,就叫“互结秦晋”,或称为“秦晋之好”。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函陵( ) 氾南( ) 佚之狐( ) 夜缒而出( )
阙秦( ) 杞子( ) 逢孙( ) 夫人( )
2、理清文章脉络,简述文章故事情节。
二、局部探究
3、翻译下列加点字词
(1)以其无礼于晋
(2)晋军函陵
(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4)辞曰
(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6)今急而求子
(7)是寡人之过也
(8)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9)许之
4、翻译以下句子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课题:烛之武退秦师3/3
【学习目标】1、整理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多义词。
2、能够判断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准确翻译。
3、能够判断文中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并准确翻译。
【重点难点】词类活用现象和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判断。
【知识链接】1、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和词性,从而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
2、文言文特殊句式: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其中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又叫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又叫主语后置句或谓语前置句)四类。
【学习过程】
1.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准确翻译。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翻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