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3张,教学案约15340+12530字。
江苏省高邮中学分课时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班 级 高三()()班 课时数 6
主备人 吴卫东 教 者 教案类型 复习课
课 题 语言运用:简明 连贯 得体
教 学
目 标 1.能够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也就是说要用“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以取得最佳效果。
2.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
3.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教 学
重 点 要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了解“简明、连贯、得体”的内涵、要求、方法等。
教 学
难 点 掌握“简明、连贯、得体”的内涵、要求、方法等。
教 具
准 备 课件、教学案
作 业
内 容
教 学
后 记
教 学 过 程
分课时计划(内容、课型、步骤、方法) 复备栏
……
“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也就是说要用“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以取得最佳效果。
2.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
3.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学习重点】
要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了解“简明、连贯、得体”的内涵、要求、方法等。
【学习难点】
掌握“简明、连贯、得体”的内涵、要求、方法等。
【学习过程】
【预习内容】
《语文新课程高考讲与练“讲”》P44《简明、连贯、得体》;
简明
一、考点解说: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的“简明”指能够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主要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
何谓简明?“简”即“简洁”。不啰嗦重复,不说多余话。它是指“量”的要求,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明”即“明了”。表述要清晰,明白易懂。它是指“质”的要求,是表达的效果最佳,是表达的明晰的度最高。反之,即是晦涩、有歧义、啰嗦、无条理。而“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由此可见,语言的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的需要去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具体包括:内容得体、目的得体、对象得体、手段得体、场合得体等。
二、题型示例:
1.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