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8张,导学案约4710字。

  课题:《逍遥游》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用法,复习相关文言知识。
  2、 将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并背诵全文。
  3、 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内含。
  4、 了解庄周其人及其道家的思想主张。
  5、 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学习重点】
  1、 积累归纳“若、是、斯、之、特、修”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 理解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观点。
  3、 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学习难点】
  对庄子思想主张的深入认识。
  【学法指导】
  1、 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尽量独立翻译课文,识记重点文言知识。
  2、 采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难点问题。
  第一课时
  一、了解庄周及《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庄子是中国先秦文化的主要人物之一。很多常用成语都出自《庄子》,如“朝三暮四、不近人情、害群之马、独来独往、分庭抗礼……”等。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