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30+4220字。

  《阿房宫赋》的修辞美
  杜牧的《阿房宫赋》堪称古赋名篇。它所以能千古流传,不仅在于立意高,而且在于构思巧;不仅在于议论精辟,而且在于词章瑰丽;尤其是它运用的修辞手法,真是丰富多彩。
  比喻  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作家都是善用比喻的能手,“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出于事”(《文心雕龙•比兴》)。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极力铺陈宫殿的宏伟壮丽,极力描写宫女的尽态极妍,极力渲染秦始皇的骄奢淫逸,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比喻手段。例如:“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这是写宫内横跨三川的长桥和直达南山之顶的复道。以龙喻桥,是因为桥与传说中的龙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这样比喻,易使人们把现实中的桥,桥下的水和龙联系起来,唤起丰富的联想;以虹喻复道,不仅在显其高峻,而且在状其华丽,虹分五彩,绚丽夺目。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这三个比喻句,形式上没有变化,喻体在前,本体在后。这三句话的翻译应该是:像明星那样晶莹闪烁的,是宫女们打开的梳妆镜;像绿云那样纷纷披拂的,是宫女们早晨梳理的长发;像雷霆突然滚滚而过的,是秦始皇的车驾。
  刘勰曾说:“故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若刻鹄成骛,则无所取焉。”(《
  ……
  杜牧简介
  杜牧(803一约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杜佑孙。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人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感于藩镇跋扈和吐蕃、回纥贵族的攻掠,诗文中多指陈及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少数以纵酒押妓为题材的诗篇则流于颓废。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 “老杜”,称牧为“小杜”。《阿房宫赋》亦颇有名。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咏史诗和七言绝句
  杜牧(803—853)是晚唐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他和李商隐被后人称为“小李杜”。他的咏史诗成就较为突出,他运用史料去重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把历史、现实和个人思想融合在一起,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阐发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十分有新意。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一改传统的“周郎妙计安天下”的格调,阐述自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发人之未发。又如《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东江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他的咏史诗,把有寓意的思想融化在对具体的历史事件的评论之中,诗的形象圆满,对历史的兴衰和成败的关键的评论,不是吟悲吊古,而是借古喻今,使人从历史的事实中吸取教训,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