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40个字。
《像山样思考》教学设计1
1、教学目标
(1).通过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涵的能力。
(2).通过体味作者的生态伦理思考,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通过学习作者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
2、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是初二10班的学生,该班学生整体语文素养较高,行为习惯也很优秀,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强,课堂上善于思考,积极生成问题。踊跃开展讨论,这是该班语文课一大特色。他们能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中的自然美和生态美。有了这些有利因素,让学生在课前阅读中生成问题,然后咬定目标,运用恰当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不是难事。
3、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中狼嗥的含义,分析领会其中饱含的生命内涵和生态意义。
(2)体味作者的生态伦理思考,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3)学习本文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导入】
在正式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精彩的视频。同学们知道如此美妙的音乐的由什么声音组成的?(生:狼的嗥叫)如此美妙的音乐竟然是狼的嗥叫组成的。真的令我吃惊是不是我平时我对狼的看法存在的一些偏见呢?同学们喜欢狼吗?喜欢和狼生活在一起吗(同学们各抒己见)
同学们都不喜欢和狼生活在一起,这缘于我们中国人对狼的传统认识。但美国作家利奥波德和我们的观点却不一样,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篇他的随笔《像山那样思考.》
【讲授】
一、检查预习
1.由同学们简介作者利奥波德。
2.正音:由学生朗读屏幕上的生字。
二、熟悉文本,阅读文章
让学生自由阅读文章,感受文本
三、研读思考,问题研究
1.《像山那样思考》这篇文章也是由一声狼嗥开始的,你知道吗这是一声什么样的嚎叫吗?
明确:这是一声深沉的,来自肺腑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是对世界土的一切苦难蔑视情感的悲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