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20字。
揭阳第三中学教案表
课题 《宋词四首》 课型 鉴赏课、朗读课
教学
目标 1、 了解词的相关内容和宋词的流派;了解词人柳永、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作代
表及各自的风格特征。
2、 背诵这四首词,感受豪放派词与婉约派词的不同风格特征。
3、 掌握《雨霖铃》情景交融的写法,能够赏析名句。
4、 体会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反映出来的豪放性特征。
5、 掌握《声声慢》词中意象的特定含义和叠字连用所渗透出的感情。
6、体会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典的写作手法及其意义。
重点
难点 1、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2、了解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3、学会鉴赏分析词
教具
准备 多媒体 课时
安排 6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
《雨霖鈴》
1、 作者简介:
柳永 (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柳永在北宋词坛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作家。 柳词大都是反映大都市中的繁华风光,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抒发离愁别恨的痛苦,表现妇女不幸的遭遇和自身沉沦的哀怨,但也曲折地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因而他的词曾传唱一时,甚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这首词写他要离开汴京(今开封)去各地飘泊时和他的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离愁别恨。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
2、听录音,学生有感情诵读。
3、分析两阙词。
⑴分析上阙。
①【 寒蝉凄切:秋蝉凄凉急促地叫着, 凄切: 形作动。 对:面对着 。 骤雨初歇:急雨刚刚停歇。 起笔用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的手法不仅捕捉了晚秋景物特色,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而且酿造出足以触动离愁别恨的气氛和情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