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约2060+780字。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等重点文言现象;
2.在诵读过程中,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3. 体会本文的忧患意识,认识“十思”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等重点文言现象
理解“十思”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十思”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对整篇课文)
2. 问答法(如对文章第1~2段浅显内容的分析理解)
3.讨论法(如对文章“十思”分析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直言进谏,有的人被放逐,有的人招来了杀身之祸。但是在唐代,有这样一位大臣,他的直言进谏不但没有给他带来杀身之祸,反而得到了唐太宗的赏识,这位大臣是---魏征,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看看他是如何向君王进谏的。
二、解题
1.文体简介
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骈文讲求对仗整齐音律铿锵),这篇奏疏虽然也用了很多骈偶句,也突破了骈文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变化。
2、魏征简介
魏徵 (580—643) 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魏徵是
……
测评训练:
一、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必浚其泉源 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人君当神器之重 役聪明之耳目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二、古今异义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古义: 今义: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义: 今义:尽情地)
3.则思虚心以纳下(古义: 今义:谦虚的美德)
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 今义:认为)
三、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词语
1.必固其根本
2.载舟覆舟
3.何必劳神苦思
4.则思虚心以纳下
5.择善而从之
6.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7.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8.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9.亏无为之大道哉
10.貌恭而不心服
11.乐盘游
四、指出句式
1.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3.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