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8张,约2530+770字。

  由 “形” 入 “情”,因 “情” 寻 “法”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三天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演说。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近四十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同时,学生对悼词这种文体接触较少,平时对所读文本的结构脉络梳理不够到位,赏析文本中重点句段的能力有所欠缺。另外,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基于以上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侧重于结合所学文本以及悼词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梳理文本脉络,理清文本层次以及每一层次内容,通过这一步骤让学生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并学习梳理文章脉络、划分文本层次的依据;通过阅读和赏析来体会语言魅力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的真挚情感,并学习赏析句段内涵的一些技巧,争取学以致用,逐步提高;同时,感悟伟人马克思的高尚情怀,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预习学案内容,了解悼词结构;通过分析文本,概括、学习梳理文章脉络、划分文章层次的依据,并概括、了解伟人马克思的贡献。
  2.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具体赏析文本中的句段,从而品鉴本文语言魅力,体会到恩格斯对马克思去世的哀痛之情以及对马克思高尚品质的热烈赞颂之情;同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学习、提高赏析句段的方法和能力。
  3.让学生在感悟、学习伟人马克思的高尚情怀之后,能够联系实际,反思自己。
  教学设计:
  一、课堂导入
  在15年前,也就是21世纪将要来临之际,英国著名广播公司BBC组织了一场“近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评选活动,结果马克思排名在众多“巨匠
  ……
  “评测练习”
  一、评测练习题: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量体裁衣(liànɡ ) 给以(ɡěi) 空白(kōnɡ)
  B.不可估量(liɑnɡ) 嫉恨(jì) 抹杀(mǒ)
  C.繁芜丛杂(wú) 诅咒(zǔ) 诽谤(fěi)
  D.卓有成效(zhuō) 绯红(fēi) 肤浅(fū)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驱逐 既使 水乳交溶 坚韧不拔     B.奚落 赏鉴 原形毕露 浅尝辄止
  C.困顿 觉悟 眼花潦乱 食不果腹     D.爱戴 诬蔑 忠心祝愿 蛛丝蚂迹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