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460字。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时评”2015年11月号第8辑
整理 fcs2002
1. 莫把“百姓河长”当作“治水配角”
2. 斩断“学生工”实习背后的利益链条
3. 复试改分,研究生考试岂能如此随意?
4. “养老不离家”的“养老驿站”能走多远?
5. “高龄农民工被欠薪”需同情更需公平
6. “安乐死合法化”有违多重伦理
7. 强化城市工作首先需要根治城市病
8. 规范地方债务管理,守住“欠债还钱”的底线
9. “捐赠免税”不仅是慈善法的命题
10. 补偿“晚婚假”政策不能“装糊涂”
11. 揭穿自导“减刑剧”,需要扼杀装睡空间
12. 精简归并“五险一金”,值得期待
13. 语言无处安放,何以载乡愁
14. “这辈子用不完”是开药还是卖药?
1. 莫把“百姓河长”当作“治水配角”
司马童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臭不可闻、80年代鱼虾断代。”这首顺口溜,是福州内河几十年发展的真实写照。记者近日获悉,继首设内河污染曝光平台后,福州内河管理再出妙招,将实行内河河长制。目前,向民间招募的首批“百姓河长”已召集完毕。(12月21日《福州日报》)
水是生命之源,内河污染的铁腕整治,更与市民百姓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福州招募“百姓河长”,由住在河流周边的热心居民实施“零距离”监督,及时有效地向政府部门反馈河流信息。我以为,这是触角延伸的管理出新,但切不可看成权作补充的“治水配角”。
水污染防治刻不容缓。为此,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被称为“铁腕治水”的该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其中专门列出一条,“要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这便从国家层面确立了发动民众齐抓共管的治水纲领。
“百姓河长”也是治水主角。我国的水环境社会治理,主要将依靠政府治理、企业治理和公众推动这三种形式的有机融合与联动。对于水污染防治,广大“生于斯,居于斯”的市民百姓,不但对现实情况耳聪目明,而且其治水热情也普遍高涨。比如,从2014年起,浙江举全省之力全面实施以治污水为突破口的“五水共治”行动,治出了环境改善、产业升级、百姓点赞的良好成效。其间,浙江一些地方聘请“百姓河长”主动参与治水,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百姓河长”很好地消除了“治水短板”。一度以来,在局部地区和一定范围,治水监管的鞭长莫及,以及偷排污水的难抓现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公众参与和协力推动方面缺乏实招、成了软肋。而事实已然表明,推进社会共治、尤其是招募“百姓河长”,可以化解信息迟缓和监管失灵,并且借此带动更多市民参与其中,进而使得监督企业环境行为更加实时迅速。
“百姓河长”不是“治水配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了民间力量和公众“水官”的监督促进,这对政府部门的各级“河长”,也能起到用心治水的倒逼作用。因为,有些地方尽管建立了“河长制”,竖起了“公示牌”,但由于缺少“百姓河长”二次监督的推力与压力,未尝没有虚与委蛇、空搭花架的懒政作派。所以,让更多“百姓河长”来走马上任,就能使政府治理更少“跑冒漏滴”。
显然,水污染防治来不得虎头蛇尾或着力不均,发挥“百姓河长”的重要作用,同样不可时冷时热,甚至沦为摆设。唯有从一开始就把每位“百姓河长”视作“治水主角”,且在各个方面激励和保护其监督热情,成为号召一方的“百姓榜样”,众多“河长”的召集,才会拧成一股呈现“绿水青山”的强大动力。(司马童)
2. 斩断“学生工”实习背后的利益链条
斯涵涵
在各制造企业生产线上频繁流动的工人中,除了农民工群体外,还有一个不被人了解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学生的身份,但却从事着与工人完全一样的工作,而且拿着可能还低于正常工人的薪水。他们就是由学校带队到这里参加“顶岗实习”的中专或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军。在珠三角,这些学生主要是在操作相对简单的电子厂顶岗。(12月21日《北京青年报》)
中职学校组织实习是学生接触社会、接受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了解岗位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首要要求岗位对口,其次要保障有力,才能确保学生在货真价实的实习中学到真本事。
为了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2001年颁布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