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约3540+3130字。
《一人的遭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惜和平环境。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沉重灾难,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和细节描写的艺术。
教学方法:文本研习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喜欢看电影吗?你们也一定看过许多战争题材的影片吧?比如:《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风语者》、《金陵十三钗》等,那么大家看战争电影会被什么吸引呢?是恢弘的战争场面,还是主角的机智英勇?
在苏联50年代末,有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却另辟蹊径,表现了一个普通人在卫国战争时期的一系列遭遇,后来获得了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金奖,这部电影就是《一个人的遭遇》。
今天,我们共同品读的就是这部电影的原著——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二、检测预习:
邂逅(xiè)(hòu) 狙(jū)击 瓦砾(lì) 嗜(shì)好
狼吞虎咽(yàn) 咽喉(yān) 哽咽(yè) 胳(gā)肢窝
胳肢(gé)(zhi) 胳(gē)臂(bei) 胳(gē)膊(bo) 刹(chà)那间 刹车(shā) 柏(bó)林 松柏(bǎi) 黄柏(bò)
三、走进作者:
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新垦地》、《一个
……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评测练习
一、选择训练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狙击(jū) 雏儿(chú) 一撮盐(cuō) 胡诌(zhōu)
B、刹那(shā) 号召(zhào) 瘦削(xuē) 绚丽(xuàn)
C、肖像 (xiào) 吞噬(shì) 襁褓(qiǎng) 蹒跚(pán)
D、铭文(míng) 愕然(è) 窒闷(shì) 嗜好(s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隐敝 奖赏 寂静 古里古怪
B、影踪 寂静 荒凉 喜气洋洋
C、狭窄 气慨 衬衫 狼吞虎咽
D、军衔 安祥 震荡 小心翼翼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
B、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
C、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
D、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队和美国对的实力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B、解放前,爷爷给地主家做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C、新入伍的战士体能水平良莠不齐,需要加强训练。
D、这个人知识渊博,为人谦和,气度不凡,是个风流儒雅的谦谦君子。
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肖洛霍夫创作的是【 】
A、《静静的顿河》 B、《一个人的遭遇》
C、《被开垦的处女地》 D、《战争与和平》
6、下列句子是对文章结尾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