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20字。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诗词中的“意象”,为进一步学习诗歌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初步学习通过“意象”逐步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寻意象 → 解意象 → 品意象 → 炼意象,进而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
  一、毛泽东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明代胡应麟则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其实,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诗词大多是利用意象来抒情的诗歌。本词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情的诗作,是学生学习意象的极好标本。
  二、本词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的第一首诗歌,给指导学生一种科学可行的学习方法是必要的,从意象入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学习方法。
  三、可以从学生试写一个秋天自然景观的小片段引入新课,然后逐层深入地研读诗歌:寻意象:了解内容 → 解意象:抓住特征 → 品意象 :归纳主旨→ 炼意象:总结规律。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通过“意象”逐步读懂诗词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归纳本词主旨,总结毛泽东诗词将情、景、事、理有机结合的一大显著特色。
  【教学方法】读写结合、诵读、讨论、评注。
  【教学工具】多媒体或电子白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片段,引入意象。
  1、  提供一张秋天景色萧条的图片(含有枯萎的荷叶、池塘边的枯草和光秃的树枝等),让学生根据图片写景(100字左右)。然后,请几名学生朗读短文,由一名学生归纳几篇短文所写景物的共同特色:凄凉萧条。
  2、 引出“意象”概念。(幻灯显示)
  【链接一】
  意象是抒情性作品尤其是诗歌艺术最小的意义单位,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也是读者认识和把握艺术形象,进入艺术境界的桥梁与纽带。大致分为动植物意象、自然景观意象和人文景观意象三类。
  【同步练习】试找出下列诗歌中的意象——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参考答案:有落花、空山、月出、鸟鸣、山涧,描绘的是“静”和“闲”的意境)
  二、寻意象:了解内容。
  1、由一名学生朗诵全诗。讨论:本诗写了哪些意象?
  2、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板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