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40字。
第七课 《记念刘和珍君》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
2.准确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
3.了解文章的思路,把握本文的线索。掌握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的优秀品质。
[知识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寥落( ) ②桀骜( ) ③黯然( )④尸骸( )
⑤屠戮( ) ⑥绯红( ) ⑦立仆( )⑧洗涤( )
⑨噩耗( ) ⑩攒射( ) 浸渍( ) 诧异( )
长歌当哭( ) 殒身不恤( )
2.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3.辨析下面的几组近义词。
(1)毅然•决然
毅然:坚决地,肯定地;毫不犹豫地。强调行动的坚决,多形容干某事的态度。
决然:坚决果断;必然,必定。除表坚决外,还表示必然,强调结果的确定性。
辨析:①尽管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可为了圆自己的奥运冠军梦,她还是克服重重困难, 决定参加比赛。
②制假售假、损人利己的人 没有好下场。
(2)何况•况且
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况且: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
辨析:①学好本民族的语言尚且要花许多力气, 学习另一种语言呢?
②这书内容好, 又不贵,你买一本吧!
4.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1)长歌当哭:
(2)广有羽翼:
(3)殒身不恤:
(4)桀骜不驯:
[三“点”探究]
1.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笔之所及并非限于刘和珍一人。通读全文,看看作者的笔触涉及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有力地控诉了一种人,同时希望唤醒一种人,这种思想在鲁迅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请举例说明。
3.“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中加点的词语为什么用得好?
4.能否将“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中的“竟至于”去掉呢?为什么?
5.“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