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20字。
教学设计
老王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
2、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新设计】
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体味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反省意识与担当精神。
【学情分析】
本文为必修三课文,初中也编入教材,学生对老王人物形象的把握较容易,但对于杨绛的人品与文风的掌握还不清晰,缺乏阅读生活体验,与文革时代的社会状况也比较隔阂,所以在这方面要有更多的深入探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体会老王的“苦”与“善”;
2、品味杨绛语言风格,体悟杨绛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反省意识与担当精神。
教学难点:
品味杨绛含泪微笑式的语言风格,体悟杨绛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反省意识与担当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
如果你有一个柔软的心肠,如果你也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你一定不会忘记初中时候我们就读过的一篇散文《老王》,今天老师带大家来重温经典,首先我想问大家,当你看到老王这个标题时,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他们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隔壁老王、一个平凡的人物、身边熟悉亲切的一个老人。
是的,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平凡、普普通通的很容易被忘却的老王,却让杨绛女士在73岁的年纪写下这篇文章来追忆当年的交往琐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读出老王的与众不同,更要从这个平凡无奇的老王身上读出杨绛女士的不平凡。
【讲授】整体感知,以情入文
我们都知道,叙事散文看似描述生活中的人与事,最终都指向了作者的生活情感与人生体悟。请同学们浏览全文,思考一下,作者回忆老王的过程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哪一句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生:愧疚,内疚的情绪,从文中最后一句可以看出来。
师:那我们来齐读一下,是哪一句。
生朗读“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强调:愧怍,指惭愧;羞愧,心中不安。幸运的人指的是——杨绛,不幸者指的是——老王。
为什么作者在多年后回忆老王时,会产生“愧怍”的情绪?你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你的阅读感受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