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00字。

  《五人墓碑记》课堂教学设计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
  俞建望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文本所表现的内容,掌握各种文言词法和语法等。体味文章浑然一体的结构特色。
  2、能力目标:能领会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能体悟五位义士舍生取义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教学重点:掌握文本所表现的内容,掌握各种文言词法和语法等。体味文章浑然一体的结构特色。
  教学难点:能领会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本文的教学还是要求教师在对文言文疏通的基础上进行检测之,以期让他们形成一种学习文言的教学程式,在此基础上很大的突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由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和臧克家怀念鲁迅的诗《有的人》中的诗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来导入。生命的价值在于“取义”,因为义重于一切。
  今天我们要来看看《五人墓碑记》,想想这五个人是为何而死的呢?
  教师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听录音,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检测预习。
  1、听录音,找出生字并注明生字音。
  2、检查翻译疏通情况。
  做到字字落实。
  三、整体感知
  (一)思考:五人为何而死?请在原文中找一句概括性的语言。
  明确: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二)、请学生翻译这句话。
  明确:五(个)人,(是)周公蓼洲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愤而死于这件事的。
  (三)、问:周蓼洲先生是谁呢?他为何而逮捕?五人和他有什么关系吗?
  1、周顺昌(1584~1626),字景文,号蓼(?)洲,苏州吴县人。万历进土,任福州推官,后升吏部文选员外郎。为人正直、清廉,疾恶如仇,对民间疾苦多所关注,后辞官还乡。原应天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指斥魏阉并为之送行。天启五年,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周顺昌与他“周旋票日”,还把女儿许配魏大中的孙子。魏忠贤获悉此事后指使东厂特务罗织罪名,借机陷害。天启六年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