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30字。

  《夜归鹿门歌》 导学案
  年级:高二 编写:谢一彰 审定:高二语文备课组 编制时间:2015-11
  班次: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展开联想与想象,不仅意会意境,而且能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描述意境。
  2、 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缘景明情”的欣赏方法,“知人论世”。
  3、 以意逆志”的方法准确把握诗人追求隐逸,淡泊洒脱的人生志趣。
  过程与方法:
  1、运用“缘景明情”的欣赏方法,把握诗歌主旨。
  2、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把握诗人的隐逸志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读,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隐逸情怀。
  【重点难点预测】
  1、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展开联想与想象。
  2、运用“缘景明情”的欣赏方法,把握诗歌主旨。
  3、引导学生抓住意象进入“诗境”。
  【知识链接】:作家作品
  孟浩然:湖北襄州襄阳人,是盛唐时期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他写过一首诗说明他有积极用世之心却遭遇失意,即《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
  孟浩然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在山水田园的景色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如学过的《过故人庄》,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与另一位同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并称“王孟”。
  【学习过程】
  一、 课前自学,基础过关(A级)
  1、朗读这首诗
  2、结合注释标出诗歌中难于理解的字词并解释。
  二、诵读作品,整体感知(B级)
  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明确诗歌中所写景或物,根据地点的转换看看能把诗歌分为几个场景?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两个场景。
  江边-------山中          黄昏江景图 -------月夜山景图
  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C级)】
  1、这首诗是怎样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的?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沉缓的钟声和嘈杂的人声对比出佛门的清静和凡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