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680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
编辑:李召峰
【学习重点】
1. 了解“怀古咏史诗”的基本写法
2.借助苏轼,感悟人性的“多面性”
课前•阅读识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一、诵记名言警句——苏轼词名句
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
⑷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临江仙》)
⑸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⑻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
二、了解文学常识
(一)走进作者——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林语堂语)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二)了解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是苏轼游览黄冈城外赤鼻矶后所作。当时苏轼因诗文讽刺新法,被新派官员诬陷论罪,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此时深感年岁渐老,事业功名未有所成,郁郁于心。观景时顿生种种联想,眼前浮现出赤壁古战场鏖战的场景、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并借以抒发自己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
三、夯实基础——疏通文意,初步思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淘尽 ⑵故垒 ⑶雄姿英发 ⑷强虏 ⑸羽扇纶巾
⑹华发 ⑺公瑾 ⑻早生华发 ⑼酹江月 ⑽满腹经纶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一尊还酹江月 ( 通 )
3.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4. 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大江东去 古义: ;今义:大河的泛指,包括长江。
⑵千古风流人物 古义: ;今义:多指男女间情爱。
5.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⑴大江东去
⑵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6.文言句式
⑴故国神游
⑵多情应笑我
7.文学常识填空。
苏轼(1037~1101),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家。字 ,号 ,与其父 、其弟 合称“ ”。苏轼诗文并举,成就颇高,散文代表作有《 》《喜雨亭记》《超然台记》《石钟山记》,著名的诗歌有:《 》《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等。
8.名句名段填空。
大江东去, 。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 。 ,一时多少豪杰。
, , 。 ,谈笑间、 。
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 , 。
课堂•读写探究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重点突破]
(一)结合结合讲解,落实“课前•三”的有关知识
(二)深入阅读,思考以下问题
1.比较阅读:你觉得哪一种版本更能体现豪放的特点?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