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80字。
必修①第四单元第11课 《包身工》(夏衍)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目标择定】
1、 通过整体阅读,理解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和对包身工这个群体的认识(明线主线);(让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初步明确文章字面上的主要脉络。)
2、 通过对包身工的生存现状的分析说明,认识包身工命运的根源即包身工制度(暗线副线);(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就是明线与暗线的有机结合,在前面明确了主线的基础上再深入挖掘暗线,作者的最终写作宗旨就会水落石出。)
3、 通过主线副线的交织交汇作用,明确报告文学的基本写作特征;(本文的文体是报告文学,学习本文的基本目标还要对报告文学的写作特征有基本的了解。)
4、 通过以上知识内容的认知、评析和感悟,让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社会同情心和责任感。(本文的情感目标就是通过对包身工制度下包身工悲惨生活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主问题:本文题目是《包身工》,根据报告文学的特点,怎样理解文中涉及的包身工和包身工制度?
1、包身工的生活是悲惨的,那么请问“芦柴棒”们不进工厂的命运是否会比进工厂的命运更好?
2、请结合文中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景,对“包身工”下一个定义。
3、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景与包身工制度的衍生发展是本文两大线索,二者感性与理性结合,虚实相生,共同升华了文章主题。请根据你对以上两条线索的分析理解,结合本文写作概括出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
4、 包身工制度是吃人的制度,包身工是这种吃人制度下绝对的弱势群体,我们的新社会里还局部存在强权势力和弱势现象。请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弱势现象,谈谈你对这些现象的看法并提出转化的有效措施。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
1、课前或课后阅读《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夏衍)、 《“包身工”余话》(夏 衍 ) 和《夏衍报告文学漫议》(张宝华)。
2、百度“新包身工”。新包身工,中国近两成的公司对员工的网聊记录、电子邮件内容进行监控,而通过QQ、MSN在公司聊天的员工达到90%以上。针对监控行为,员工和公司各执一词,但调查表明,九成员工因此没有了安全感。一家民营企业采取监控信息化后台管理,所有员工在工作时间内的一切行动,皆被跟踪关注,人就像一个透明人。这种无缝隙全方位的管理方式,在企业领导人看来,“可以回避人性中的弱点”,但在部分员工那里却成了不能承受之重。对全程监控、管理缺陷、无孔监控、管理观念和现象剖析进行阅读。
第二部分 必修①第四单元第11课《包身工》对应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渲泄 拍档 叱咤(chà)风云
B.褴褛 惺松 余勇可贾(gǔ)
C.契据 荤腥 饕餮(tiě)盛宴
D.骷髅 瞌睡 嘉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