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50字。
必修①第四单元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目标择定】
1、根据新闻的内容结构特点来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内容目标择定理由:新闻内容解读)
2、赏析背景成为一景的写作特色。(写作技巧目标择定理由:赏析本文独特的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爱科学,关注中国的学科发展事业,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意识。(情感目标择定理由:根据本文的内容择定此情感目标。)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主问题: 中国人飞向太空是一项什么样的航程?
1、结合你的阅读经验和文本内容,你怎样来看待飞向太空的前世今生?
2、飞向太空是一项伟大的历史航程,作者是怎样让读者一起来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瞬间的?
3、
5、 今天的飞天梦能完美实现和昨天的各种努力探索难以分开,请问:作者是怎样把背景材料转化成了本文的一大亮景的呢?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
1、《神舟七号发射录像》RM视频。
2、阅读《火箭升空原理介绍》(百度文库)。
第二部分 必修①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
对应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
1、下列加粗字音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横亘(gèn) 集腋成裘 朝阳晖(huī)映
B.透露(lù) 焚膏继晷 扭转乾坤(kūn)
C.饿殍(piào) 箭步如飞 飞船着(zhuó)陆
D.酝(yùn)酿 趋之若鹜 瞠(chēng)目结舌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个厂管理不善,长期亏损,终于倒闭,树倒猢狲散,厂里的几百个工人也就各奔东西,自谋生路了。
B.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单位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先进单位相比,那就黯然失色了。
C.他的文化基础本来就差,加上急于求成,等到考试成绩出来,果然就出现了阴沟翻船的情况,这让他叫苦不迭。
D.有的同志孤陋寡闻,见微知著,他们的见解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3、选出填入下文空白处最妥当的一项( )
1957年10月4日,哈萨克大荒原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一枚顶端载着一个直径58厘米铝制圆球的火箭,梦幻般地升上了星空。
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______面对天疆的呼唤,翌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A.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B.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