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90字。
确山二高 高一 年级 语文 学科共案
时 间: 星 期:
主 备 人:王趁 使用人:
【教学主题】 包身工
【教学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常识。
2、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领会文章的主旨。
3、联系时代背景,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把握作者对包身工的同情和对黑暗制度的谴责。
【知识梳理】
一、报告文学
1、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2、《包身工》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二、作家作品:
夏衍,本名沈端先,1900生,浙江杭州人,现代剧作家(加粗文字板书,下同),曾经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文艺工作,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解放后曾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他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他的代表作品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改编鲁迅的小说《祝福》和茅盾的小说《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他一生著述颇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夏衍选集》。
三、需要注意的字词及解释。
1、衍(yǎn) 汀(tīng) 游说(shuì) 辊(gǔn) 栅(shān)
趾(zhǐ) 骷髅(kū) 吆喝(yāo he) 相称(chèn) 呵欠(hē qian) 虐待(nūè)
2、字词解释:
吆喝:大声喊叫;
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了生死赏罚的大权,横行霸道,对人民生命财产随意处置。生,让人活着;杀,叫人死亡;予,给予;夺,剥夺。
呻吟:病痛时口中发出的声音。
四、分析课文
1、内容主旨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8段)记叙包身工起床情景。同时又议论包身工制度的产生。通过写包身工起床的情景,介绍她们恶劣的住宿条件;通过写包身工的来历和身份,说明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