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二单元第6课《雨巷》教学设计+课件19PPT+练习等(4份打包)
《雨巷》课件19PPT.ppt
0001.电视散文《雨巷》[流畅版]-0001.mp4
《雨巷》导学案.doc
《雨巷》教学设计.doc
《雨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身临其境深情的诵读 2、把握“雨巷”、“姑娘”、“我”的意象 3、体悟作者情感 4、学习知人论世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熟悉诗歌,逐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诗人的深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的情感,体悟作者的情感
四、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体味诗歌的感情
难点:意象的运用和选择
五、教学过程
学习诗歌,朗读是非常重要的,朗读要把诗歌的情感表达出来,也需要一个过程,今天,我们学习戴望舒的雨巷,就从朗读开始。
1、初读,整体感知。
(1)字音
颓圮 彷徨 彳亍 寂寥 惆怅
(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3)诗歌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4)始终有哪些意象?
2、品读(合作探究)
意象是品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题目:
(1)找出诗中描写“雨巷”的句子并概括其特点。
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两边是静默的人家,偶尔有人匆匆走过,意境充满了朦胧美。可以“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希望渺茫,徘徊不前.
(2)找出故描写“丁香姑娘”的诗句,并选择你喜欢的诗句,并且概括其特点
明确:第一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第二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彷徨;第三节:彷徨/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第四节:静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地飘过(“太息”什么意思啊?叹息的意思);第五节:静默/走尽这雨巷;第六节: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第七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
美丽,高洁,结着愁怨,彷徨; 冷漠, 凄清,又惆怅;太息,凄
……
《雨巷》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之美。
2、感知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体悟诗歌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
1、体会本诗中“丁香姑娘”、“我”、“雨巷”的象征意义。
2、诗歌的艺术手法。
课前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彷徨( ) 彳亍( ) 颓圮( ) 凄婉( )
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3、诗中主要写了哪些意象?
4、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5、熟读《雨巷》。
课堂探究案
一、把握意象
1、找出诗中描写“雨巷”的诗句,概括其特点。
2、找出描写“姑娘”的诗句,并选择喜欢的诗节,概括姑娘的特点。
3、诗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二、领悟感情
你认为雨巷是一首什么诗。A爱情诗B哲理诗C政治诗 并说出原因
三、鉴赏技巧
你认为这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有什么特色?至少说出一点并加以赏析。
课堂达标案
1、对《雨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代表美丽、忧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