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60字。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李达梅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作者“尽吾志”及“深思而慎取”的思想。
2.学习本文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即“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并通过创作实践来体验。
(二)文言知识
掌握“乃、道、盖、观、其”等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一些词类活用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2.学习作者反思人生、总结经验的做法,从而更好地掌控未来。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作者“尽吾志”及“深思而慎取”的思想。
2.难点:学习本文“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并能够在写作中运用。
三、教学方法
1.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住重点;所谓“拨”就是解决疑难,排除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2.归纳法: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此诗是作者因登山有所感而写下的。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游褒禅山记》,也是作者因登山有所感而写的。古往今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但记下自己心得的人则不多,王安石是这少数人里面的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品读《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一)字音
褒禅山(bāo) 庐冢(zhǒnɡ) 仆道(pū) 梵 语(fàn) 懈怠(dài)
瑰怪(ɡuī) 洞穴(xué) 归咎(jiù) 罕至(hǎn)
(二)通假举要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
(三)词类活用
(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4)由山以上五六里(名词用作动词,向上走)
(5)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动词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色)
(6)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用作名词,到的人)
(7)往往有得(动词用作名词,心得,收获)
(8)常在于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形容词用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