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必修5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江苏专用)单元训练+课时训练2份 (3份打包)
《赢在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苏教必修5(江苏专用)课时训练:3.2 报任安书.doc
《赢在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苏教必修5(江苏专用)课时训练:3.3 记念刘和珍君.doc
【赢在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必修5(江苏专用)单元训练: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 .doc

  课时达标训练10 报任安书(节选)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怯懦(qiè)剖符(pōu) 系狱(jì)  倡优所畜(xù)
  B.困厄(è) 愠色(wèn) 卜祝(bǔ) 定计于鲜(xiān)
  C.桎梏(ɡù) 倜傥(tǎnɡ) 强颜(qiánɡ) 怯夫慕义(qiè)
  D.囹圄(yǔ) 沉溺(nì) 愤懑(mèn) 贪生恶死(wù)
  解析:A项,“系”应读“xì”;B项,“愠”应读“yùn”;C项,“强”应读“qiǎnɡ”。
  答案:D
  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解析:①动词,写成;②介词,被。③助词,的;④代词,它。
  答案:C
  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念父母,顾妻子
  B.所谓强颜耳
  C.恨私心有所不尽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解析:D项,倜傥:古今意义均是“洒脱,不拘束”的意思。A项,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B项,古义:厚颜无耻。今义:勉强装出笑容。C项,古义:自己的心愿。今义:①个人心里,内心;②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A.安在其不辱也
  B.重为乡党所笑
  C.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D.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A项是宾语前置句,C项是省略句, D项是状语后置句。
  答案:B
  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人固有一死,       ,或轻于鸿毛,        。
  (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      ,乃赋《离骚》。
  (3)究天人之际,        ,       。
  答案:(1)或重于泰山 用之所趋异也 (2)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 (3)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
  ……
  专题三过关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芳菲/妄自菲薄陨石/殒身不恤长歌当哭/螳臂当车
  B.憔悴/群英荟萃 门槛/直栏横槛 牲畜/倡优所畜
  C.罪恶/贪生恶死 创伤/草创未就 没收/鄙陋没世
  D.仆人/前仆后继 漂白/漂洋过海 巷道/大街小巷
  解析:A项,陨石/殒身不恤(yǔn);B项,憔悴/群英荟萃(cuì);C项,没收/鄙陋没世(mò)。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风糜全国,只是它没有提到中国的饮食禁忌。多数饮食禁忌不是由文本记载、供人民谨守的律法,它随着社会习俗的承袭而流传至今。
  B.三沙市管辖面积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囊括西南中沙三大群岛及周边海域。该市的诞生,是中央孕酿已久的行政管理安排。
  C.河北阜城部分工厂生产工业明胶并销售给药企的事件曝光后,副县长在回应质疑时,只谈功绩,对问题置若罔闻,引来媒体的批评和一些网友的谩骂。
  D.最近出版的《肖扬法治文集》收录了肖扬这位前首席大法官近26年公开发表的文章。肖扬为自己的文集字斟句酌,几乎手不离卷,彻底怡养天年是他很难做到的事情。
  解析:A项,“风糜”应为“风靡”;B项,“孕酿”应为“酝酿”;D项,“怡养天年”应为“颐养天年”。
  答案:C
  3.在下面一段话横线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专业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才华也许令青年读者们觉得     ,然而阅读活动应当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因此无须对作者     ,而不妨运用自己的思维大胆地去质疑,去挑战。在思想的碰撞中才能真正对作品的深刻意蕴     。
  A.鞭长莫及 顶礼膜拜 心领神会
  B.望尘莫及 毕恭毕敬 心照不宣
  C.鞭长莫及 毕恭毕敬 心照不宣
  D.望尘莫及 顶礼膜拜 心领神会
  解析:“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指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顶礼膜拜”形容对人特别崇敬,用于贬义;“毕恭毕敬”形容十分恭敬;“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不必明说;“心领神会”指不用对方明说,心里领悟其中的意思,也指深刻地领会。
  答案:D
  4.下列选项分别摘自四个人的“获奖感言”,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