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约2080字,
姓名 张学宝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费县实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将进酒
一、教材分析
《将进酒》是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重要篇目,是山东考试说明必背篇目。杜甫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宋人严羽评点李白这首诗说:“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
《唐诗别裁》中说:“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作为赏析示例,在实际教学时,应该以诵读指导为重点,设计课堂,师生互动,充分利用课文的各种音视频资源,结合名家朗诵,具体指导学生的诵读技巧,即引导学生充分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做到有感情、得法的诵读诗句,在诵读中,师生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把握诗歌感情基调,讨论探究有关问题,理解诗歌主旨及深厚的底蕴。
二、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高一的语文学习,诗歌鉴赏鉴赏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由于平常教学的局限,他们更愿意去听老师的讲解,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对于诗词的学习比较死板,主动鉴赏的能力较差。所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课堂的关键,引导学生品味李白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三、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B、方法和过程
1、因声求气,诵读全诗,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
2、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体会全诗思随情转,音以律变。
3、在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抒发不平之气。
2、探究诗意,认识到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3、引导学生充分占有资源,聆听名家朗诵全诗,融入诗境,吟咏诗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