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约2250字。
姓名 李娜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嘉祥县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登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一个巅峰时期——诗歌本身的发展趋于成熟,体裁扩大,诗体完备,名家辈出,风格多样,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在缤纷灿烂的唐代诗苑,杜甫是当之无愧的花王之一。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始终关注着人生、现实,他博大精深,诗风沉郁顿挫。《杜甫诗三首》均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之作,感情深沉,韵律华美,犹如百年佳酿,至甘至醇。《登高》被誉为“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和极高的鉴赏价值。这首七言律诗句句押韵,语言凝练,情景交融,意味深长,它充分体现了杜甫的人生情怀和律诗风格,学好此诗,有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杜甫其人其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学生分析
1、 在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下,高中生花在阅读上特别是古诗词阅读上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教学古典诗词不应该是机械的、生硬的,而是要让学生知道到底学什么,怎么学,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养成能力。 根据学生的学情实际,确定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挖掘出来。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诗中出现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 情感目标: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诗人同呼吸共悲喜,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