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
  11月光(贝多芬).mp3.mp3
  《故都的秋》12张ppt.ppt
  小组成员互评表3.doc .doc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2.doc.doc
  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1.doc.doc

  姓名 邹海霞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烟台牟平育英艺术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必修2散文单元第二篇,它是现代散文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适时对作者情况和背景进行介绍,并提示学生诵读,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要注意课文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并要带着美好的感情朗读。朗读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像朗读者自己在抒发感情一样。一些优美的语句、精警的段落,最好能熟读成诵。朗读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
  二、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对散文这种体裁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春》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学生一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也就是所谓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鉴赏各类散文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熟悉情景交融的写法,品读秋情。
  3.掌握阅读方法,联系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