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登高
《登高》导学案.doc
《登高》教学设计.doc
登高 17张ppt.ppt
最终幻想 - 纯音乐.mp3

  教学主题 登高
  一、教材分析
  《登高》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PPT、音频、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诗歌,初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技术手段: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阶段二:课中
  展示成果,整体感知
  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①基础字词;②写作背景)
  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再读诗歌,赏析品味每一联。
  学生交流讨论,口头或者书面展示  音视频   PPT
  阶段三:课后
  通过一首诗、一堂课来了解杜甫是远远不够的,课下请你以“杜甫,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不少于500字抒情散文。上传至班级云平台在QQ群或微信群中和大家共享。用文段评价量规进行评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