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90字。
《我与地坛》与《五人墓碑记》中的生死观
介休一中 郭建林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这两篇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主题。
2、能结合两篇文章的思想主题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3、能用正确的生命观去分析历史和人生。
教学重难点:
1、能从文本中总结出作者的生命观。
2、辨证地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3、学以致用,客观公正地分析历史人生。
学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生死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王羲之说:“死生莫大矣”。那么,如何对待我们的生命,如何形成自己的生命观,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最重要的问题。我们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谈到了生死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做两篇文章的对比阅读,看看从这两篇文章中会得到什么启发。
二、研读文本,设疑探究。
(一)快速翻阅《我与地坛》,思考问题。
师:史铁生说,他说他自己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你能体会史铁生那时候的心理状态吗?
生:史铁生因为是在最狂妄的年龄残废双腿而非常痛苦,而且因双腿残废而使他对未来失去了信心,感到迷茫。
师:嗯,很好,请坐!马文凯同学说到很关键的一点,最狂妄的年龄失去双腿。痛苦而迷茫的史铁生到地坛去干什么呢?
生:去专心致志地想死的问题。
师:对,他最终把死的问题想明白了吗,他怎么说的?
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师:嗯,是这样。他说死不必急于求成,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当他把生命的消失看成是一个节日的时候,也就把生命的存在看成是一个美好的过程,他用这样的目光再去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一起看一段文字。
(出示课件)“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我们来寻找一下这段话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叶。”
师:那么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这些生物都非常弱小,生命都非常短暂,但他们都是生机勃勃的.
师;看到这些弱小短暂而生机勃勃的小生命,史铁生得到什么启发?
生:这些弱小短暂,但活得生机勃勃的小生命启发了史铁生!连这样短暂弱小的生命都活的如此有滋有味,生机勃勃,都活得如此有希望和前途,那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呢?没有资格没有理由因为遇到了挫折就轻言放弃生命。
师:说得真好!这些小生命启发了史铁生,也感动了我们。大家再看一段文字。(出示课件)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段文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