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10字。
风雨中,一片菩提青叶
——把玩苏轼词《定风波》
陈巧玲于国科园
一、导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出雨落花飞时,李白心中的喟然怅惘;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写出雨夜时分,陆游心头那报国无门的苍凉梦呓;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写出雨打浮萍般的文天祥惶恐无助的一生。
“风雨”,总能撩拨起人们内在的伤怀。今天,我们将新学一首遇风雨有感的词作,看看苏轼心中的那场风雨,是不是昔年李白、陆游、文天祥所遇的那场风雨!
二、读译小序。
【问】请同学们自由译读小序,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写下这首词?
【结】归途中突遇风雨,同伴们都慌乱狼狈,只有我不觉得忙乱,面对风雨时人们截然不同的反应,有感写下了这首词。
三、读词、整体把握(齐读——听范读——自读思考)
【引1】面对风雨,苏轼具体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词。
【问2】(指出朗读中字音的问题),我们在来听范读,注意节奏。
【引3】品读诗词,三分鉴赏七分诵读,下面请同学自由朗读全词,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苏轼在风雨中的形象。
——————————学生自由说词——————————————
【引】风雨中的苏轼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苏轼呢?只有通过对字词的仔细揣摩,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品读词作。
四、炼字
【问】请同学们细读词的上阙,抓住词中描写苏轼心理状态、动作、神态的字眼,品读风雨中苏轼的形象。
【答案预设】
①何妨、莫听:
•口吻潇洒、淡定
•“莫听”,不要听,不管外面如何的疾风骤雨,不要听,不要理会,这不仅仅是捂上耳朵的自欺欺人,更是从心底自我说服后的笃定:风雨再大,既来则安,不要让心神受到干扰,只管吟啸徐行就好了!
这是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笃定、泰然,这是一种修为。 大家还记得陶渊明那首诗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的意思是说尽管你身处闹市,如果你能做到心静、让自己不受干扰,自然也就感受不到人来车往等外在的喧闹了,你就能摆脱烦嚣的困扰了。
这都是一种修为,也是佛道中所说的定力,让你处乱不慌、泰然自若。
②穿林打叶 —— 吹林拂叶(春风习习,吹拂人面,不是很好嘛?)
•吹、拂二字只写出春的轻柔之感。
•而穿、打,很有力量!雨点穿透山林、打湿树叶,就要重重打到人的身上,让不可避及。
穿、打写出风雨的急骤、密密匝匝,来势汹汹,极具打击感。而越强大的风雨打击,越能显出作者雨中徐行的泰然、自若。
③吟啸——长啸、咏叹
•长啸:放肆地大声宣泄情感、又有点绝望之感
•吟啸,没有了长啸的不加节制,而是一种适度的、带有美好的赏玩意味的情感流露(抒发),大有以诗情画意面对狂风骤雨的美感,一种猛虎嗅蔷薇的美感。这种反差,也能见其悠游、自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