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22张ppt.ppt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doc
配乐mv.MP4.MP4
徐志摩《再别康桥》 配乐诗朗诵_标清.avi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再别康桥》
一、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之美人所共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因此,从语言赏析入手,从情感体验切入,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体会现代诗歌的特点,多方面感受体悟诗歌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生分析
《再别康桥》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一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三、教学目标
①品意象,绘意境,悟真情。
②掌握新诗的欣赏方法,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本课主要运用多媒体播放、ppt、微视频、网页实时搜素以及qq群等信息技术工具及手段,具体如下:
1、运用ppt导入;
2、利用微视频整体感知并提出、解决疑难;
2、多媒体示范朗读;
3、利用ppt让学生了解作者信息及创作背景,网页实时搜素作必要补充;
4、将学生课堂及课后生成的作品qq群共享交流。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