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26张,教案约2780字。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海南三亚市第四中学中学语文组
  一、导入
  师:同学们对李白了解吗?
  生(七嘴八舌、气氛热烈):唐代诗人 诗仙浪漫主义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师:“倚天仗剑,挂弓扶桑”这是有着庄子般超逸和孟子般英气的神仙般的诗人李白的自我刻画。天宝元年,李白出发了,他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应召入京,然而,快乐只是短暂地驻足,翰林供奉,权贵排挤,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安世济民”、“功成身退”的幻想。天宝三年,玄宗“赐金放还”,李白黯然离京。第二年,身在东鲁的李白决定南游吴越,临行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加粗字幻灯展示)。
  二、解题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把诗歌的标题读一下。
  生(大多数学生读成)
  师:刚才我听到有些同学将“吟”读成Yǐn,这个字应该读什么音呢?什么意思?
  生(马上纠正): “吟” 读yín。(但对“吟”的意思,做沉思状)
  师:“吟”是一种歌行体,白居易不就有《暮江吟》,孟郊有《游子吟》吗?一般与前面的内容连读,也就是“梦游天姥吟 / 留别”。
  那么,“梦游天姥”讲的是什么?
  生:诗歌的内容。
  师:那么,“留别”呢?
  生:写诗的动机。
  师:不错,这首诗正是诗人赠与东鲁朋友的,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好,接下来大家带着以下两个问题一起把诗歌朗读一遍。
  ①“梦游”本诗的主体,那么,
  ②这是一首留别诗,诗人向东鲁诸公表明什么心迹呢?
  生:全班朗读课文。
  师:天台,“台”念tāi。那么,这个梦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呢?
  生: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开始,到“忽魂悸以魄动”结束。
  师:也就是说是个从内容来看,大概可分为:梦由——梦境——梦醒。(加粗字幻灯展示)
  师:结合最后一段,看看哪里点到了“留别“?诗人向东鲁诸公表明什么心迹呢?
  生:“别君去兮何时还”点到了“留别”。诗人留别寄语是“且放白鹿青崖间……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白鹿”是个怎样的意象?请同学们关注一下注释。(学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