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60个字。
八语下2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设计人:刘巧萍单位:李家庄中学
具体内容
教材分析
《与朱元思书》一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风光。读来音节和谐如一篇文笔清丽韵味隽永的小诗。该文描绘的景物特色鲜明,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情景交融,辞章俱佳,自然流畅。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俱以写景见长,在传神贴切的刻画周围景物里,自然融情于景。故《梁书》里称赞他“文体清拔有骨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古诗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对古诗文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基本的鉴赏能力。因此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同时重视引领学生体验古诗文的语言美感,获得进一步的语感熏陶,较为深入地理解作者借助古诗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品析写作特点,激发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赏析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与创作,简单介绍骈体文的基本特点。
2、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通大意。
3、背诵并默写全文。
4、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景色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体味清新精美的语言,体验富春江的美丽风光,学习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写法。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把握关键句子,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教学重点 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同时学习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往反”句子的含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理解句意;
3、积累文言实、虚词意思;
4、理解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读文——译文——背文
环节 教师组织指导 学生活动
预习检测提醒大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给学生下发学案】根据学生的介绍情况做适当的补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